河北省英烈纪念园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2018年夏装、秋装采购项目招标公告(05-07)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英烈史料征集启事(03-14)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管理处造价咨询机构入围项目中选公示(03-01)

当前位置:主页 > 红色博览 >

英年早逝的冀中军区社会部部长 ——李致光

时间:2018-07-04 11:40来源:河北省英烈纪念园 作者:李东轩 点击: 字体: [ ]

      李致光,曾化名之光,李衡。河北省安新县老河头镇李家村人。1908 年生,1932 年入党,中农出身,保定志存中学毕业。初以安新县旧政府第五区(住同口镇)区长身份支持共产党的革命活动,入党后积极奔走革命,任石门特委书记、绥远特派员、省工委书记 、冀中区党委常务委员、社会部长等职。1939 年病逝于河北省武强县北代村,时年 31 岁。

      和"冰雹神"较劲

      李致光的家乡老河头镇有座冰雹神庙,正殿大门横额 " 黑风杨祖 ",两边对联:" 三味化真金,百代英灵三岔口;八方朝宝座,万年香火老河头。" 神像高大,面目狰狞,殿宇阴森,令人毛骨悚然。当时,老河头一带迷信之风盛行,每年 4 月、9 月两次起庙,届时香客云集,甚是热闹。一些庙会管事和流氓地痞借机敛财,无形之中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们敢怒不敢言。

      小学读书时,同学们有一天在谈起 " 黑风杨祖 " 是如何的恐怖时,李致光说:" 哪有什么神鬼呢?只不过是从前人编的故事吓唬人罢了!" 有的同学听了他的话不服气地与他打赌说:" 你不是说没有神鬼吗?如果你一个人敢在今天深更半夜把木橛子钉到神台上,我们就服你 "!李致光应声答道:" 行!"

      第二天一大早,同学们相约去看时,神台上果真钉有一个木橛子,大伙儿对他的举动才深为佩服。

      1924 年,李致光考入保定志存中学,接触了许多进步书籍,眼界进一步放阔。他认为封建迷信是劳民伤财的事,于是便站在神像前高声说道:" 一身不动,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不认,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久)坐不动,十(实)分无用。" 引来多人围观。

      1928 年,他从北平返乡,避开众人耳目,冒着种种危险将杨祖神像拉倒,此事震动了老河头,一时间谣言四起,秽语横溢,甚至有人深夜往他家扔砖头,声言这是杨祖的报复,李致光不为所动,泰然处之。

      和封建礼教挑战

      当他看到有钱有势的人拉帮结伙,相互利用,攀亲结缘,穷苦人家饿死街头却无人过问时,对权贵们这种行为十分厌恶。遂编了顺口溜加以嘲讽:" 表大舅的表小舅,表小舅的表大姨,表大姨的临街住,临街住的错对门。" 这种颇有讽刺意味的诗句,切中时弊、要害,无情地鞭挞了那些蝇营狗苟之徒,在精神上给予了善良人莫大的鼓舞。利用放假回乡之机,他总是和村里最穷的农民闲谈,从中了解这些人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在他的周围,集聚了李万幸、李双喜等一帮穷朋友。

      上中学时,他鼓励妹妹不要缠足:" 缠足是封建社会传下来的陋习,早该加以铲除。小脚有什么好处?自己遭罪不说,走路摇摆,扭扭捏捏得像个妖精,放开脚,不但现在不受罪,以后走路、干活还得劲 "。他讲的道理不但启发了妹妹,也影响了全家,他家的妇女在老河头一带是剪发和撒脚最早的。他们的举动,也影响了周边的人们,不少人也从中受益。

      他在保定同仁教会开办的中学读书时,年仅 15 岁的他,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和对国人的奴化教育,对学校的教学体制等深为不满,曾领导学生们掀起过一场反封建、反奴化的学潮,其反抗精神和组织才能初步得到了历练。
 
      为朋友"两肋插刀"

      1928 年,从保定毕业回乡先是当小学教员,不久就考入北平区长训练班所,第二年分配到安新县第五区(同口镇)任区长。尽管他穿的是旧政府的制服,交的依然是穷苦朋友和有志青年,其中还有当地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比如:翟家骏 ( 高阳县北尖窝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空军法院院长 ) 、刘亦瑜(安新县人,革命烈士)等革命者。

      1931 年夏,中共安新县委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在地下党负责人翟家骏带领下,四、五百名失业青年、高年级失学学生和小学教师,先到县(国民党)党部请愿,然后砸了县教育局并打了教育局局长王文田。王文田从地上爬起来,手执笔砚冲向人群大声嚎叫:" 你们打了我,有种的就签名 "!翟家骏、蒋一鸿、蒋涌泉等分开人群,夺笔签名。县长褚怀礼对此事的处理正在犹豫之时,王文田的后台杨木森(安新县南边吴村人,时任全国商会副会长、河北商会会长)由幕后走到了台前,准备于第二天进行报复,扬言:" 打死翟家骏 "。

      共产党得到消息,连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于第二天派人先期赶到县衙,等杨木森的人员手持刀枪乘汽车赶来时,已有上千名群众在门口等待。同口区区长李致光带领他的区警队全幅武装并抬着一挺机关枪进行支援。杨木森一方看势头不对,只好认输。这次斗争,在李致光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胜利。

      之后,杨木森买通官府,换上了县长赵钟朴,新县长到任后,设计亲自发函邀请翟家骏等五人面谈,借机当场宣读 " 省府电令 " 将五人拘捕,押入县看守所关押。

      正当翟家骏等身陷囹圄,和外界失去联系时。李致光冒着危险,以区长身份悄然探监,和翟家骏一起研究营救办法。共产党利九一八后群众抗战热情高涨的大好时机,在 " 双十节 " 那天,在县城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群众大会。群众喊着抗日口号,涌向看守所大门,李致光再次进行配合,翟家骏等被强索出狱。

      当年秋,保定地方法院以翟家骏是共产党员为由,缺席判决其有期徒刑两年半,剥夺政治权利五年。李致光将翟家骏公开留在同口区公所进行全力保护。同口是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院长陈调元的故乡,杨木森不敢到同口来抓人。之后,李致光把翟家骏介绍给同口镇镇长陈坤之说:" 这是我的好朋友翟先生,受到杨木森的迫害,现住在本镇,如果杨方要派人来抓翟先生,你说该怎么办 "?陈坤之搔了搔头皮说:" 如果他们敢来,就打断他们的狗腿 "!

      后来,李致光把翟家骏领到陈堂处。动员陈堂参加竞选教育局局长,陈堂当过县长,他儿子如今是宛平县县长,侄子陈风绍是省建设厅厅长,他的上面也有门路。陈堂当即应允,虽然陈堂在 28 张选票中,以 11 票比杨方多出一票当选,但杨方最后强行推翻了选举结果。尽管如此,杨陈矛盾的激化,对共产党的革命活动却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李代桃僵

      1931 年,有一次李致光听说国民党当局要抓捕一些共产党员,他赶紧将信息送出,使敌人抓捕计划落空。还有一次,由于时间紧急,情报无法送出,遂有韩印堂、陈其峰等 4 人被捕。出面抓人的是韩冠三(安新同口村人,曾当过西北军的军长),他把抓来的人和一包文件一同送到李致光处,要他转送县府。李致光打开文件包一看,乃是共产党的文件,深知这是重要的物证。便找来一些抗日宣传品进行了更换。韩冠三是个大老粗,不识字,地下党员陈泽便画上小刀,塞上火柴投信给韩说:" 如不放人,将以此物对待 "。韩见信后放风:" 抓是我抓了,要放就放,我不管了 "!官府没有拿到有效证据,只好放人了之。

      奔走革命

      李致光当区长时,每月薪水是 30 块大洋,但他很少将钱给家里,而是把这些钱全部用在了帮助贫困同事、乡亲和用作了共产党的活动经费方面。

      1932 年,保属特委准备在高阳、蠡县一带发动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暴动前夕,省委从吉鸿昌处筹来了几十条枪和一部分子弹,李致光利用职务之便,把枪运到保定,辗转交于暴动队员手中。

      1933 年春,官府对李致光开始产生怀疑。因为不但每次 " 骚乱 " 都有他参加,而且他还与被通缉的共产党员翟家骏等来往密切并公开收容他们 。髙蠡暴动失败后不久,县府准备找借口对其予以扣押 ,李致光发现迹象不对头,即乘隙离开区公所,开始了职业革命生涯。

      安新县老河头镇李家村,不但是李致光的家乡,而且也是安新县第三区公所所在地。区长张耀(当地坨上村人)为了邀官请赏,多次带人查抄李致光的家并四处抓捕他,致使他有家难回。

      一次,张耀用大烟买通一个在李家村靠理发为生的大烟鬼耿小顺,叫耿小顺假称自己是地下党员 " 供 " 出李致光平时经常接近的一些人(共有 20 多人,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北京空军副司令员的刘光宇),想借此机会把这些人 " 一勺烩 "。李致光等巧妙避开了搜捕,结果还是有几个进步群众被押进看守所。李致光暗里托陈堂设法保护被押的进步群众,陈不但出具保状,还亲自前去探监。李致光又出其不意的找到耿小顺,正告他不要盯案并借机将他带走处死在任丘、安新交界的白石碑处,敌人无人盯案,被押群众遂被放出。

      1934 年冬,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受中共保属特委派遣,他到高阳西部恢复因 " 髙蠡暴动 " 失败而遭敌破坏的党组织。

      1935 年初,他奉命去天津,在河北省委做机关工作,任河北铁总及天津特派员。同年 3 月,中共北方局派他去石门(石家庄),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任石门特委书记。

      在伊克昭盟

      1936 年 6 月,中共中央北方局任命李致光同志为北方局特派员、绥远省工委书记,开始了在内蒙古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

      1937 年 10 月下旬,为了健全工委组织,李致光在陕坝决定补充工委委员,重新组成绥远省临时省工委,简称绥远工委,任书记;增加郭敬、王志成为工委委员,孔祥芸为组织干事。

      日军侵占归绥和包头后,战争形势日趋紧张,工委机关撤退到绥西陕坝。傅作义部有个国民兵司令部,由于该司令部政训处人员去了山西,为加强部队的政训工作,需要组织新的政训处。副司令李大超和郭灵墅邀请李致光全权负责组织司令部政训处,李致光于是就用李仲权的名字,带领一批党员和民先队员,正式参加了这个绥远地方部队。

      国民兵司令部所属部队的编制是 3 个旅、6 个团。1、2 两旅是 4 个步兵团,三旅是俩骑兵团。骑 3 旅因旅长是孟文仲,亦称孟旅。全部国民兵 3000 多人,分驻绥西各地。司令部政训处设在了陕坝,各团设政训主任,连队设政训员,众称连副。部队政训工作的重点在连队。政训人员兼做地方群众工作。

      1937 年冬,侵占包头的日军,趁黄河结冰的时机,窜入伊克昭盟(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杭锦旗王府建立了据点,修了机场,敌机活动频繁,并将该旗的阿王劫持到包头。伊盟东部的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有的王宫和官员,已归顺日伪。伊盟形势,岌岌可危。伊盟如果被侵占,向北即包围后套,向西进犯甘宁,向南威胁陕北。伊盟的桃力民(地名)位于杭锦旗与鄂托克旗毗连处,是从包头过黄河通往我国西北的要道,战略意义尤为重要。要想把进占的敌人从伊盟驱逐出去,并达到在这一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目标。在绥西虽然有蒋介石的嫡系骑六军,但是他们只知道保存实力,靠他们是没有希望的。于是,李致光首先想到了利用搞过政训工作的国民党军队和依靠桃力民自卫军来付诸实施此项目标。

      1938 年 2 月,国民兵司令部接受了李致光建议和桃力民自卫军的申请,李大超下令孟旅进军伊盟,驱逐日军。当年阴历正月十七日,部队向伊盟开进,目标是拔除杭锦旗王府敌伪据点。伊盟地处沙漠,人烟稀少,为便于行军,部队首先要派出一支先遣队探路。为了协助孟旅进军,李致光把自己准备去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时带在身边的近 20 名政工人员也编成了一个小政工队与先遣队一同前行。

      李致光在国民兵司令部政训处任主任。以前孟旅在五原驻防时,李致光曾来孟旅检查过工作,孟旅长和三旅官兵也都认识他,此时他已年近三十,部队要为他配置马匹,被他谢绝。他坚持与先遣队一起在流沙中徒步行军,组织和发动群众,宣传蒙汉人民团结抗日,教唱救亡歌曲,宣讲日寇在占领区烧杀掠抢的罪行,号召有钱的出钱,有力出力。他们住在居民家里时,自己担水、扫地、烧火做饭,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尊重与支持。群众主动为军队筹集粮草、带路、报告敌情,为大部队的行动打下了基础。

      在一个叫典石沟的地方,不明真相的当地蒙民看到先遣队到来时,扔下羊群逃向沙漠中。李致光得知情况后,告诫部队一定要尊重当地习俗,不准宰杀百姓的牛羊,并派人看护,他命令政工队继续前进,自己则留下来,坐在沙丘上等候大部队到来。当大军到来后,他再三告诫大家不许任何人进入蒙古包,让大家就地围坐,给他们讲军民一家的道理,燃起篝火,由他带头唱起河北梆子,接着又表演文艺节目,你说我唱,直至次日天明。

      政训处主任本来是中校军衔。然而,李致光却穿着一身黑布做的便服,他这种平易近人的朴素作风和吃苦精神使孟旅上下深为敬佩。兵驻桃力民之后,在夜间,他主动帮战士喂马放哨,和当地老乡学习蒙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行。正是由于李致光等人的表率作用和出色的工作,致使部队纪律严明,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也使部队很快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桃力民的抗日自卫军,协同孟旅不但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也稳定了地方秩序,增强了军民抗战的决心。待局势稳定后,李致光才带领随行的政工人员去了延安,在向党中央汇报白区工作和绥远工作情况时,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

      1938 年夏,李致光从延安回到伊盟,任伊盟工委会组织部部长。

      回 冀 中

      1939 年春,李致光到中央党校学习,同年夏,他从延安回到晋察冀边区,任中央北方分局党校总支书记。

      1939 年秋,李致光任冀中区党委常委、社会部部长。同年冬,冀中行署成立公安局,李致光兼任局长。他在公安局任职仅三个月,便使冀中地区公安工作初具规模,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当区党委领导得知他带病工作后,专程派人前去探望,劝他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劳逸结合。他说:" 没事儿,我一顿还能吃两个黄金塔(窝头)"。实际上由于长期艰苦的生活、超负荷的工作,身体早已被透支。1939 年 11 月 5 日,他在武强县北代村出席局党委会议时,因肺病吐血,抢救无效,不幸逝世,时年 31 岁。

      区党委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吊唁仪式,充分肯定了他为党做出的杰出贡献和他短暂、壮丽的一生,并决定将冀中清苑、固安、安新等县一部分村庄划出(包括他的家乡老河头在内)设立一个县,命名为 " 之光县 "。

      在李致光病危时,他托候玉田转告妹妹王一说:" 要好好为党工作,不要怕环境残酷,不要怕日寇杀头,为人类求解放,坚决革命到底 "。

      2009 年清明,原冀中军区社会部部长冯佩之老人到高阳县烈士陵园祭扫革命烈士,当笔者得知冯老曾任冀中军区社会部部长时,问及他一些李致光的情况,冯老沉重地说:" 当年我们在一起工作,他就是躺在我怀中去世的,他大口大口的吐血,他的离去,很可惜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