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英烈纪念园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2018年夏装、秋装采购项目招标公告(05-07)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英烈史料征集启事(03-14)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管理处造价咨询机构入围项目中选公示(03-01)

当前位置:主页 > 相关报道 >

30位专家集聚石家庄论沙飞

时间:2008-11-17 00:00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吴艳霞 点击: 字体: [ ]

本报讯(记者吴艳霞)11月15日,省工会大厦会议厅,八旬革命摄影家顾棣胸挎相机跑来跑去猛按快门,史学专家高华跟文化批评人朱大可站在大厅激烈讨论,著名摄影家安哥、原《人民摄影报》总编司苏实、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复旦大学传播学教授顾铮等落座周围,热切交谈———“沙飞影像研究中心”首届学术研讨会在自由、热烈的氛围中召开。

这次研讨会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沙飞影像研究中心和广东美术馆主办,河北省双凤山革命陵园管理处承办。11月14日—16日,来自美学、摄影、史学界等领域的近30位著名专家为此飞抵石家庄。

■战地记者沙飞成走出尘封历史

沙飞是中国杰出的战地记者,被称为中国的“卡帕”,曾因历史原因被尘封了四十余载,这位广东人在1937年到阜平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用自己的镜头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叙事,他的作品以《鲁迅与青年木刻家》、《战斗在古长城》、《白求恩在手术台上》等著称于世,其影像成为近一个世纪中国人视觉记忆的重要凭证。双凤山革命陵园修建有沙飞的雕塑。

此次研讨会选择在石家庄召开,主要源于当年河北这块热土上演绎了沙飞镜头所反映的大部分抗战史实,并记忆着沙飞战斗、罹难的故事。

研讨会话题远远超出摄影之外,主题命名为“战争、苦难、知识分子与视觉记忆”,专家们自由地谈论到对沙飞及同代人的研究,对战争与苦难的研究,以及相关内容与视觉记忆的研究。

■“新华体”成学者们争论焦点

沙飞作品所代表的“革命的艺术、战斗的工具”成为此次研讨会学者们注目的一个焦点,批评者直指沙飞是此后受到争议的“新华体”的奠基人,几位专家都指出,其拍摄的《战斗在古长城》等著名照片明显有“摆拍”嫌疑。而支持者则认为,沙飞作品背后体现了“摄影是一种责任、一种见证、一份体验和感动”。

历史学专家高华教授认为沙飞照片有“正史”的意义。高华说,沙飞摄影中崇高壮美的特点,是时代的需要,而后来发展到“文革”时期高大全的极端影像特色,中间经历了很多历史过程,不能归咎于沙飞之过。高华的发言引起热烈反应,休息时,专家们纷纷围上讨论此话题。

文化批评人朱大可、旅美摄影评论家王瑞等人提出,对“新华体”的历史价值予以反思,顾铮等人则通过对邓拓、沙飞等知识分子命运,剖析革命大时代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的选择。

■研讨会上的亮点人物

一些特殊人物成为此次研讨会上引人注目的焦点。解放区摄影史专家顾棣,当年追随沙飞在晋察冀军区做战地摄影,今天是解放区摄影史专家。14日,顾棣与弟子原《人民摄影报》总编司苏实一起在研讨会上以亲身经历生动诠释红色摄影史,成为研讨会的开场亮点。

当年沙飞镜头下,有一位战场被救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她所在城市的日中友好协会会长来住新平此次也专程从日本赶来,他还专程去沙飞所在的晋察冀画报社旧址参观,来住新平说,沙飞作品的人道主义情怀感动了日本人民,应该将沙飞作品引入日本教育课堂,并提议对晋察冀画报社给予保护,他们将对此给予帮助。

活跃在会场的还有沙飞二女儿王雁,她近些年搜集了大量沙飞资料,促成沙飞摄影在中国和日本的巡展,并成为沙飞摄影奖和沙飞研究会的积极促成者,著有《铁色见证———我的父亲沙飞》一书,以高度客观的纪实手法记述沙飞的悲剧命运以及他所在的那个时代。

按照会议日程,15日,研讨会人员前往双凤山陵园参观沙飞纪念馆。

------分隔线----------------------------